找到相关内容2021篇,用时188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中古汉译佛经与小说“发迹变泰”母题

    传播情形作参照,就有理由认为,小说中的海中大鱼意象及其相关母题,其接受范围、以及受容到内化增饰过程,也是与佛经故事中的摩竭鱼有着不可忽视的渊源关系。此外,海中龙王及聚宝观念、海上危险和入海冒险求宝母题,...,古代小说热门话题“发迹变泰”,其最重要的作品《初刻拍案惊奇》卷一《转运汉遇巧洞庭红,波斯胡指破鼍龙壳》里事关肯綮的母题动机,当即本此。而前贤却多注意其近因的直接触发,忽视了这一有关构思根本的外来文化...

    王立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403840839.html
  • 东晋南北朝“志怪小说”中的观世音灵验故事杂谈

    时期盛行的大量“志怪小说”中,有不少是佛教的通俗宣传作品。鲁迅在《中国小说史略》中,谈到“六朝之鬼神志怪书”时,曾指出其中一类可称为“释氏辅教之书”。他说:“释氏辅教之书,《隋志》著录九家,在子部及史部...”之作。这在晋宋以往许多论述“神不灭”的论文中,也多有这种引经史以为证,“混合儒释”的情况。 在这些“释氏辅教之书”的“志怪小说”中,有大量的宣传“沙门”的神异,奉佛可以驱鬼癒病等故事,此中佛门弟子...

    楼宇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220251002.html
  • 诵经说法与小说家言--试论陈寅恪关于佛教与中国古代小说演变关系的研究

    重大问题,即弹词这种文体当是从有关佛经故事中演绎而成;而后他又撰写了一系列论文,对弹词和小说的产生、演变与佛经的关系进行了多方面的考证:  “佛典制裁长行与偈颂相同,演说经义自然效仿之,故为散文与诗歌互用之体。后世衍变既久,其散文中偶杂以诗歌者,遂成今日章回体小说。其保存原式,仍用散文诗歌合体者,则为今日之弹词。”(注:陈寅恪:《金明馆丛稿二编》第180页。)  “自佛教流传中土后,印度神话故事亦...

    刘克敌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404540850.html
  • 诵经说法与小说家言—试论陈寅恪关于佛教与中国古代小说演变关系的研究

    此文发表于1927年。虽仅三百余字,却提出了一重大问题,即弹词这种文体当是从有关佛经故事中演绎而成;而后他又撰写了一系列论文,对弹词和小说的产生、演变与佛经的关系进行了多方面的考证: “佛典制裁长行与偈颂相同,演说经义自然效仿之,故为散文与诗歌互用之体。后世衍变既久,其散文中偶杂以诗歌者,遂成今日章回体小说。其保存原式,仍用散文诗歌合体者,则为今日之弹词。”(注:陈寅恪:《金明馆丛稿二编》第...

    刘克敌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244851369.html
  • 长篇佛教小说《佛医我心》(二)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Item/33824.aspx
  • 试论中国小说跟佛教的“龙王”传说在华人社会中的相互影响

    试论中国小说跟佛教的“龙王”传说在华人社会中的相互影响  曹仕邦  佛教与中国文化国际学术会议论文集  中辑(1995.07)  页567-583  ------------------------...在这次学术会议中提出它的大略,先向大家求教。本来计划中是“小说”与“戏曲”并论,为了节省篇幅,戏曲跟龙王传说之间的相互影响暂置之不论。  如今华人已普遍接受“龙王是水域中统治水族的最高神祇”这一观念,...

    曹仕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422245782.html
  • 陈若曦佛教小说中女性形象与主题意识──以《慧心莲》、《重返桃花源》为探讨

    陈若曦佛教小说中女性形象与主题意识  ──以《慧心莲》、《重返桃花源》为探讨  丁 敏  壹、前言   一、陈若曦小说的主题特色  陈若曦本名陈秀美,1938年生,台湾台北市人,美国约翰霍甫京斯大学写作系硕士。陈若曦从大学时代便开始从事小说创作,迄今已逾四十年,期间曾一度中断,但整体而言是位创作力持久,且作品质量均丰的作家。七○年代以反映大陆文革的小说《尹县长》、《耿尔在北京》等,声名鹊起成为...

    丁 敏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1464464768.html
  • 如本法师答:看小说、看电视、听歌曲,都能得到忘我的境界,而得一心不乱,这与念佛一心不乱,有何差别?

      如本法师答:看小说、看电视、听歌曲,固然亦能忘我的意境,这种忘我意境,似乎一心不乱,但内心微细的念头,亦免不了贪染小说中剧情,执著电视的内容,心被歌曲所动,动而染、染而动,处处迷染,心安住声尘与...念念无生,是故,念佛三昧与看小说、看电视、听歌曲的忘我一心,是截然不同的境界。 ...

    如本法师

    佛学问答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fjask/2007/07/10595512379.html
  • 李敖《北京法源寺》

    李敖《北京法源寺》  李敖先生在后记《我写〈北京法源寺〉》中对他的这部新著从小说学的意义上披露了自己的 一些想法:" 艾略特(T.S.Eliot )已咬定小说到了福楼拜(Flaubert)和詹姆士(Henry James)之后已无可为,但那还是七十年前说的。艾略特若看到七十年代后现代影视的挑战,将更惊讶于小说在视觉映象上的落伍和在传播媒体上的败绩。正因为如此,我相信除非小说加强仅能由小说来表达的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471761292.html
  • 濑户内寂 隐于寺院的小说家

    濑户内寂听(出家前名叫濑户内晴美)是日本一位多产的作家,曾翻译过11世纪史诗浪漫文学名著《源氏物语》,现在,她正在参与一场出版革命——写手机小说。这是一种用手机看的小说,经常印刷成畅销书。 日本一家报纸援引濑户内寂听的话说:“到了我这么大岁数,很少有事情让我感兴趣。这是我首次创作手机小说,感觉太激动了。”小说名为《明天的彩虹》(Tomorrow’s Rainbow),讲述了一个日本中学女...

    佚名

    |$False$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bnznews/2009/05/13212278668.html